循化县积石镇卫生院 马瑞兰
概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积石镇作为循化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常住居民约3.9万人(含17个行政村、3个社区),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占比达15.6%,慢病管理压力突出。近年来,积石镇卫生院以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聚焦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协同管理,创新构建“医防融合、智慧赋能、三级联动、全民参与”的慢病管理新模式,通过机制创新、技术赋能和服务下沉,实现了慢病管理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防控”的转变,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实践经验。
一、卫生院基本情况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端,地处黄河谷地,是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和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也是国务院重点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之一,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全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300米,辖3镇6乡154个行政村,2023年末常住人口13.18万人。
积石镇卫生院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非营利性公立综合卫生院,为循化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成员单位,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服务辖区4731户23865人。院内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全科诊室、公共卫生科等临床科室,以及检验科、影像科、胎心监测室等辅助科室,现有职工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3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包括执业医师8人、执业护士11人、检验师1人、药师1人、影像医师1人;下辖村卫生室从业人员34名,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二、创新机制:构建 “三横三纵”医防融合体系,破解基层管理难题
积石镇卫生院深刻认识到,慢病管理的核心在于打破“医”与“防”的壁垒,实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全链条覆盖。为此,创新构建“三横三纵”医防融合体系:“三横”即县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联动,“三纵”即预防筛查、规范诊疗、康复管理全流程闭环,通过智慧化手段打通服务断点。
(一)智能设备入户,数据实时互联
2021年3月起,依托“三高共管”示范区项目,为高血压患者免费发放臂式互联网电子血压计,设备通过4G网络自动上传测量数据至云平台,患者无需手动操作,按提示定期测量即可。截至目前,累计为1550名高血压患者配备设备,数据每周两次实时上传,实现动态监测。
(二)三级协同管理,服务精准下沉
以“互联网+智慧医疗”为纽带,为每位患者匹配“县专家+乡医生+村健康管理员”专属团队,提供远程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和就近就医等服务。设备与药品由卫生院“三高共管”项目办公室统筹,村级人员上门入户发放,同步叮嘱用药规范、督促数据上传,形成“发放-监测-指导”的闭环管理。通过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了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推动健康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干预”转变。
三、联动公益资源:保障药品供应,减轻患者负担
在智慧监测基础上,卫生院联动公益资源建立常态化药品保障机制,切实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助力“健康中国”行动落地。
针对“三高共管”患者用药需求,通过公益项目对接,为在册患者定期发放免费药品。2025年新增管理600名患者,累计服务1550人,每季度为每人发放缬沙坦胶囊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各3盒。5年来累计发放药品12650盒、血压计1600余台,总价值达360万余元。
药品发放实行“季度配送、入户随访”制度:每季度从项目单位领取药品后,由村级人员结合入户访视送药上门,同步核查用药规范、督促血压测量与数据上传,形成“送药-监测-指导”服务闭环。这种“一对一”模式有效缓解了农村患者“购药远、就医难”问题,显著提升了治疗率和控制率。
↑积石镇卫生院为高血压患者免费发放电子血压计、高血压药品,医生随访部分管理影像
四、智能平台赋能:风险主动预警,干预精准高效
云平台搭载AI分析系统,实现三大功能:一是异常数据自动识别,当血压≥160/100mmHg时,30分钟内同步向患者、家庭医生及村级健康管理员推送预警信息;二是个性化健康评估,根据患者近3个月监测数据生成《健康报告》,自动调整用药建议和随访频率;三是案例快速响应,如2024年9月,平台发现石头坡村患者韩玉秀连续3天血压超标,立即触发预警,村医陈俊1小时内入户访视,发现其擅自停药后及时调整方案,避免了并发症风险。
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发出预警1280次,干预成功率达96%,慢病急性发作率较2023年下降32%,“互联网+”模式让群众切实享受到规范管理带来的实惠。
五、远程协同诊疗:推动服务优质化,实现“从管疾病到促健康”蝶变
依托县、乡、村三级平台,基层医生可上传患者病历、监测数据及检查报告,县级专家在线开具处方、指导用药,患者在村卫生室即可取药,无需往返县城,实现优质资源“下沉”。
经过实践,积石镇慢病医防融合管理成效显著:
(一)管理指标大幅提升: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从62%升至92.8%,血压达标率从58%升至89%;“三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下降40%,因慢病住院人次减少32%。
(二)群众健康素养增强:辖区居民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52%升至88%,主动参与筛查人数较去年增长120%,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等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5%。
(三)服务能力全面升级:建成标准化慢病管理中心,培养12名“能防能治”的复合型基层医生,村卫生室慢病服务能力评分从60分升至85分,实现“小病不出村、慢病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