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基层卫生人才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单位:北京天元中和医药科技研究院
京ICP备09057878号-6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来安县探索慢病协同体建设“335”管理模式的实践
作者:段晓明 阅读: 21 次 来源:基层卫生人才工作委员会
摘要: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是重大战略目标。来安县构建基于“3全体系-3项核心机制-5个环节闭环”(335模式)的县域慢病协同体建设框架,即构建全民参与、全面管理、全程服务“3全”体系,运用“医保基金、公卫资金、医共体牵头医院经费”制定3项核心机制,驱动慢病县乡村“防、筛、诊、治、管”5个环节全链条、封闭式管理。通过搭建健康管理单元体,每年用于慢病管理协同体建设管控资金近5500万元,实行核心要素考核。干预2年来,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3%增长1.9个百分点,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达到63.6%增长3.5个百分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慢阻肺和肾功能衰竭”6类慢病节约医保基金1230万元。探索出县域慢病协同体建设新途径。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在“慢病管理理念、慢病产出服务结构”2个着力点,提出慢病协同体建设“335”管理新模式,实施“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慢阻肺和肾功能衰竭”等6类慢病分类、分层、分级管理,群众健康指数和就医获得感显著提升。
1.背景和起因
1.1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的迫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大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制,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
1.2 应对人口老年化日趋加剧。据统计,截至 2023 年末,全国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21.1%【1】。据报道,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近2/3的人被1种及以上慢性病困扰,且一人身患多种慢性病现象严重。高血压患病率为66.9%,糖尿病患病率为19.6%,心肌梗塞患病率1.3%【2】。
1.3 建设分级诊疗制度的需要。管好病人,留得住病人在县域内治疗,加快建设“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制度。
1.4 减轻医保基金压力的根本。通过慢病防控,竭力群众少生病,迟发病,减少医保基金支出。
2. 主要做法
2.1 创新驱动,织画协同管理一张网
2.1.1 坚强慢病管理协同体体制机制。来安县构建全民参与、全面管理、全程服务“3全”体系,强调政府抓主责、部门联协同、机构优服务、基层强管理,实践“3全”体系落地生效,保障慢病管理协同体建设。
2.1.1.1 政府主导、协同推进。来安县成立分管县长为组长,卫健、医保、市场监管、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健全政府主抓主责,部门履职尽责的协同推进机制;实行包保联系员制度,明确医共体县乡村一条链包保职责,强化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的接续融合机制。
2.1.1.2 搭建架构、创新模式。来安县组建“1+4+18+N”管理框架,建立“两师、两中心”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新模式和“三师一患”新型管理新途径,即县卫健委统筹指导、4家医共体牵头医院为框架、18家乡镇卫生院和130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载体的健康管理单元,健康管理医师与疾病管理师、健康管理中心与疾病管理中心以及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共管慢病患者。
2.1.1.3 组织保障、技术支撑。来安县成立县慢病管理协同体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各级医疗机构成立慢病管理中心、以慢病管理单元体为抓手,组建县乡村慢病管理链,推行一体化、接续性的慢病医疗、防控服务。
2.1.2 坚实慢病管理协同体政策支撑。来安县制定3项核心制度,运用“医保基金、公卫资金、医共体牵头医院经费”制定奖惩机制,驱动慢病管理协同体发展。
2.1.2.1发挥医保基金效用。精准测算来安县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3类慢病的医保年度基金预算,县医保局和卫健委联合制定《来安县医共体慢病医保基金按人头预算总额管理实施方案》,在医共体医保基金按人头预算大包干下实行慢病按人头预算小包干,2025年切块3类慢病医保基金近3000万元,实行正向激励措施,激发医共体县乡村共管内生动力。
2.1.2.2 聚能公卫资金效益。制定《来安县健康管理单元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包干实施方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过程评价转向过程、目标、结果评价,其中20%用于目标考核,10%用于结果考核,目标考核主要设定6类慢病规范化达标基准值,结果考核主要设置健康管理单元医保基金使用结余额度。2025年两项考核用于慢病激励经费1100万元。
2.1.2.3 激发健康单元活力。制定《来安县健康管理单元目标工作任务量化积分考核方案》,将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慢病协同体建设、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医保行为、转诊转院等工作任务量化积分,按医共体覆盖人口5元/人标准筹集奖励资金,实行季度考核、年度兑现奖惩。2024年奖励健康单元259万元。
2.1.3 坚定慢病管理单元体赋能增效。来安县推行健康管理单元建设,医保基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项目建设资金等政策制定向健康单元体倾斜,以村卫生室为载体,村医、计生专干为主体,乡镇卫生院为纽带,县级医院为指导,明确功能定位,强化网底作用,夯实基层基础。2025年用于慢病管理协同体建设的资金近5500万元。
2.2 行稳致远,砌牢精准防控一堵墙
2.2.1 推进全流程、闭环式管理。实施慢病“防、筛、诊、治、管”5项全流程共管。群体“防”。加强健康宣教,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延缓慢病发生。一年来健康知晓率提升至95%以上。强化“筛”。借力信息化引擎,主动和机会性筛查,增加慢病纳管率。2024年纳管增加5241人,纳管率达到65.2%。精准“诊”。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引导病人理性就医,县域内心电、影像、检验结果互认,尽早发现病人,扩面慢病初诊率。2024年双向转诊1568人次,其中下转321人次,6类慢病初诊人次2314人。规范“治”。实施县级医院薄弱专科行动计划和乡镇卫生院重点专科建设,发挥中医药治疗和中医适宜技术传统优势,提供规范化诊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提升慢病规范化管理率。全县创成2所三级综合医院,4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85%以上。精心“管”。针对不同人群,设置多元化服务包,签约全流程服务,分层分类管理,提高复诊率,提升慢病依从率。2024年6类慢病复诊频次2.3,脱漏率1.2%。
2.2.2 做实下基层、保障式服务
2.2.2.1 建立基本台账。来安县摸清本区域内6类慢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病就医情况,用药品种、规格,拿药时间等,通过优质服务,掌握患者健康状况,实时治疗或转诊转院治疗。目前全县6类慢病管理24313人,慢病管理各类信息38万余条,同时建立信息及时推送、更新机制,健康随访、干预,发病转诊、就诊,医保结算、报销等实行“一站式服务”。
2.2.2.2 保障用药需求。来安县优化慢病药品结构,及时调整用药目录,医共体实行药械“5统一管理”,医共体中心药房保证药品供应连续性和稳定性。全县慢病用药品规876种,2025年1-3月医共体中心药房配送金额430万元。
2.2.2.3 设立慢病门诊。来安县要求医共体牵头医院设立2-3个慢病诊室,乡镇卫生院设立1个诊室,配备健康管理师、专科医师,制定慢病管理流程图,及时提供健康指导和干预、为患者办理慢病诊断证明,提供便捷医保报销。2024年6类慢病基层首诊率达到50.2%。
2.2.3 启用全方位、多层次引擎。2024年11月来安县投入353万元率先建成以县级为框架、4家医共体为主干、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单元的慢病管理协同体信息化系统,数智赋能,形成全县慢病管理协同、持续、同质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月评判、季调度、年考核,通过接续性、一体化和规范化管理,定期评估研判,各类指标不断优化。
2.3 注重实用,燃起多元考核一团火。来安县建立多元化、实用性、多体制的奖励考核制度,涉及慢病管理的卫生健康工作均将慢病管理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并设置相对较大的分值。每年奖励乡镇卫生院院长50万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中20%用于目标考核、10%用于结果考核,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每年奖励经费400万元、健康管理单元工作任务量化积分等绩效考核250万元。有力保障了慢病管理顺利开展。
3.实施成效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来安县实现3降、4升、4紧密的良好态势。
3.1 惠及民生更加突出。实现“3个下降”。群众就医费用下降。2024年医保报销费用减少2340万元,慢病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减少62元。县域外住院人次占比下降。2024年16.6%,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6类慢病发病率同步下降。2024年2.7%,同比降低0.1个百分点。
3.2 服务结构得到优化。实现“4个提升”。县域内就诊率提升。2024年达到90.3%,同比增加2.1个百分点。县域内医保基金占比提升。2024年达到59.3%,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达到63.6%,同比增加4.8个百分点。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全县创成2家三级综合医院、1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博导级名医工作室,家宁医院参与国家级2型糖尿病科研课题,荣膺国家“优秀研究中心奖”、“重大科研贡献奖”。
3.3 协同体模式更趋成熟。实现“4个紧密”。三医联动更加紧密。三项核心制度抓准推进要素,激发慢病管理活力。协同体驱动更加紧密。通过慢病协同体建设,达成医共体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共识。单元体作用更加紧密。全年用于健康管理单元资金总量近5500万元,抓住健康管理单元体慢病管理的要害,抓之有力,管之有序,激之有效,促发了积极性。群众参与更加紧密。“3全”体系积极向好,群众慢病防控意识热度增强,赢得全社会共识。
4. 经验总结与推广
4.1 “3全”体系是推进协同体管理建设的组织保障。来安县建立了县乡村慢病协同体建设保障体系,在政府、部门、机构三个层面,县乡村三个层次,实施“全民参与、全面管理、全程服务”体系管理,形成全社会响应、全人群关注、全方位协同的良好氛围,有力保障了慢病管理协同体建设顺利实施。
4.2 “3项”核心机制是推动慢病管理的成功要素。来安县抓准慢病管理协同体建设的利益驱动要素,运用“慢病医保基金按人头预算小包干、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健康单元预算包干管理、医共体健康单元工作任务量化积分考核”3项抓手,促发慢病管理正向激励机制,调动各类、各级慢病管理人员积极性、主动性。
4.3 “防筛诊治管”是保证慢病管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慢病管理协同体建设质控落在“防筛诊治管”的各个环节,也是提高发现率、增加病人依从性、提升规范化管理率的根本所在,抓住了“防筛诊治管”就抓好了慢病管理。
4.4 健康管理单元建设是慢病管理协同体建设的落脚点。健康管理单元人员涵盖医共体牵头医院专科医师、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村医和村级计生专干,是实施慢病管理的主角,健康管理单元是慢病管理的戏台,调动其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是唱好慢病管理大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民政部.2023年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
【2】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