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建立医防管融合慢性病管理服务新机制,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古城营镇卫生院创建“三高、六病全周期精准防控与智慧管理平台”,全面打造医防融合慢病管理新模式。本项目聚焦乡村智慧医疗领域,针对基层慢性病防控痛点,构建“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的数字化健康管理中心。管理中心集成智能筛查设备与AI辅助决策系统,实现慢病风险精准评估、个性化干预、分级转诊闭环管理。已服务辖区居民6千余人,高危转归率达60%,患者满意度超95%。
二、背景
健康中国2030核心目标要求到2030年实现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至190.7/10万以下,70岁及以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8.1/10万。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75%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多病共存现象加剧了个人与医疗系统的双重负担。
作为省级“医防管融合”试点项目的重点单位,古城营镇卫生院针对现有医疗行业发展需求现状,紧扣《“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医防融合、创新数字健康服务”要求,响应国家卫健委《“十四五”慢性病防控规划》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导向。于2020年投资60万率先成立了智慧化慢病管理中心。2025年创建“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管融合”为一体的分级诊疗服务新模式,将原有的智慧化慢病管理中心升级为“三高、六病全周期精准防控与智慧管理平台”并正式投入使用。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
三、案例设计与实施
目标定位:建立服务支撑体系,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及慢性病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为首诊患者和病情不稳定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制(审)定和线下、线上协诊服务。
2025年2-4月,升级改造“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管融合慢性病管理系统,纳入管理的患者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升,“六病”实现定期筛查、精准治疗、有效恢复和减少复发。
两年内,中心将建立“分级管理-精准干预-数据驱动”的标准化服务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方案,更通过长期数据存档与趋势分析,为区域慢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成为市级乃至省级慢病管理示范中心,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组织架构:县医共体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共管同防与三级转诊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全程监测与综合干预。在此基础上,医院进一步畅通转诊机制,与上级医院形成联动网络,根据患者病情需求精准实施“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既能让患者在病情急性期可快速转诊至上级医院接受专科救治,又能在患者恢复期转回基层进行持续健康管理,为患者提供全周期、连续性的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了慢性病防治的整体性与有效性。
服务流程:进一步完善工作团队建设,依托内科、康复科、中医科、疼痛科等科室开展家庭医生轮值坐诊,慢病管理中心配合做好其他相关工作,同时负责坐诊医生的排班,每天安排一位工作人员与坐诊医生组成联合工作团队,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随访和家庭医生履约服务、慢病患者预约复诊等日常工作。
医院各科室临床医生在慢性病管理中心、门诊日常诊疗过程中,及时将诊疗信息上报给慢性病筛查门诊,及时为就诊患者建立、更新和完善健康档案,按规定纳入相应人群健康管理;村卫生室公卫人员在健康随访和健康管理过程中,及时将服务对象的异常随访结果与慢性病筛查门诊医生沟通,由签约医生为该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切实改善和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提高群众的信任度和依从性;每月公共卫生科安排村卫生室组织在管的三高人群患者集中到慢性病筛查门诊,由签约医生进行诊疗及健康教育指导。团队中其他成员做好医疗和公卫服务组织协调、建档、统计分析及后续随访管理等工作,实现预防、发现、治疗、随访、健康管理的全周期、全过程连续服务。
技术支撑:1. 智能医防融合平台。(1)建立慢病随访工作站,实现数据一站式上传至电子档案系统及智慧服务平台。(2)实时推送患者健康数据至签约医生,利用小程序动态监测高危人群数据,助力临床医生精准调整用药方案,及时给患者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2.智慧化全科医生工作站。管理平台配备了肺功能检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眼底照相机、高血压治疗仪、糖尿病治疗仪、多普勒外周血管检测仪、周围神经病变检测仪、尿液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测试仪等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治疗设备,具备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氧、心电图、胆固醇、尿酸、腰臀比等基础检测功能的智慧化全科医生工作站。
3.精准筛查与风险评估。通过健康档案、体检数据及专项评估,识别“三高一慢”并同步筛查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六病”风险,生成综合健康报告。
4.智能化管理流程。智能分诊:对接健康一体机自动采集基础数据,系统分类人群为“确诊、高危、健康”,更加精准的开展患者分类定向管理。
(1)个性化干预:基于病情推荐用药方案(如降压+降糖联合用药),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运动处方及健康教育。
(2)智能随访:通过小程序、短信推送复诊提醒、用药指导,自动分析患者依从性,对异常情况发送预警。
(3)与公卫系统互联互通,可以查看个人基本情况,慢性病的随访以及体检报告。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支持。
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辖区内已经确诊的慢病人群以村为单位邀请到慢病管理中心,进行建立慢病管理档案,并免费筛查,由家庭医生现场解读报告。将筛查过得人群进行分级管理;低危、中危和高危
诊前服务:居民筛查项目分为高血压套餐、糖尿病套餐、一般人群套餐。筛查的项目主要有血、尿常规、心电图、眼底镜、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慢阻肺的筛查等等。
诊中服务:由家庭医生为患者开具健康饮食、运动处方。
诊后干预:对分级管理人群进行治疗干预,据统计有60%--70%的患者管理效果比较明显。
特殊人群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我们签约医生带着移动随访工作站入户开展初步筛查,比如血压、血糖、身高、体重等基本情况。及时把数据上传到系统上便于对这部分人群的病情掌握,对于血压、血糖控制不好的人群,可以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仪、智能血糖仪等等。
结合智慧系统数据分析结果,动态调整个性化管理方案,实现“防-筛-管-治”四结合,让慢病管理变得更有温度。
四、实施成效
该模式通过“三级转诊体系夯实基础、数智化工具提质增效、全周期管理筑牢防线”最终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核心要求。有效预防了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慢病管理中心投入使用以来,慢病筛查2000余人,高危人群接受健康管理的约600余人,已有60%转低危管理,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患者满意度和感受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为助力全民健康管理,中心启动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精准筛查建档工作,筛查全程免费开展,采用针对三高检测的最新专业设备,由专业医护团队为您提供精细化检查服务,确保数据精准可靠。筛查后及时为每位参检者生成详细的电子化健康报告,所有报告均在慢病管理系统中长期存档,支持随时查询调阅。患者的首次筛查数据与后续复诊报告将分别在系统中完整保存,医护人员可通过查阅历史报告动态追踪健康指标变化。这份电子化档案不仅是患者每次检查的记录凭证,更为后续个性化慢病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连贯的数据分析支撑,让每一次健康数据都成为守护患者健康的可靠依据,助力更精准的健康管理服务。
该慢病管理中心构建了一个以数据为核心、家庭医生为主导、分级管理为基础、闭环流程为保障的现代化慢病管理模式。
五、经验与做法
(一)创建健康防护网。
1.是创新载体,打造健康教育体验中心。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老年人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但多数缺乏基础医学常识,需要卫生机构人员提供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为此,我们转变工作理念,努力探索由“治疗”到“预防”的新路子,于2018年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教育体验中心,开创了全省先河。体验中心共设健康大数据、生活方式认知、慢性病解读、高血压、糖尿病、四大基石、健康素养、国医文化、健康大讲堂9个展厅30余个板块。通过影像演示、实物展示、知识展板、动漫故事、健康讲座、模拟体验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老年人充分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对促进常见病的认知和身心健康起到深远的影响。健康教育体验中心2021年被列为“邯郸市健康促进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被健康河北领导小组评为“健康河北行动经验典型案例”。

2.是主动下沉,开展“健康地摊”免费义诊。我们还开展“送医送药”下乡,通过义诊活动,重塑慢性病人群健康生活的理念。古城营镇卫生院常年坚持在邱县东湖公园、文化广场、鲲鹏国际会展中心及周边各个村庄开展“健康地摊”大型免费义诊活动,并利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和宣传车下村开展健康宣传活动,以多种形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2023年被河北省卫建委、爱卫办评为“河北省健康促进优秀案例”。

(二)搭建慢病管理中心。2020年为打破传统慢病管理中“重治疗轻预防”“单病种碎片化”的难题,将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临床医疗有机结合,邱县古城营镇卫生院投资60万元率先成立智慧化慢病管理中心,2025年创建“三高、六病全周期精准防控与智慧管理平台”,创新分级诊疗服务新模式,将原有的智慧化慢病管理中心升级为“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病管理中心”并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占地面积200余平方米,集智能化设备、精准化筛查、个性化干预于一体,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为核心理念,构建“筛--防—治—管”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助力实现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的转变,为患者提供科学高效的慢病管理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