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基层卫生人才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单位:北京天元中和医药科技研究院
京ICP备09057878号-6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慢阻肺病全周期管理的基层实践与科学指南
作者: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卫生院 阅读: 28 次 来源:基层卫生人才工作委员会
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卫生院
毕峰 张立斌 裴茂盛 于莉莉
在全球老龄化加剧与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正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为响应2024年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我院以“资源下沉、聚力协同、强基固本”为核心理念,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管理作为重点任务。自2024年10月至今,累计完成1014名居民的COPD筛查,确诊并纳入管理患者96人,通过家庭医生团队个体化诊疗、定期随访及科普干预,构建起“防-筛-管-治-救”全链条服务体系。以下从基层实践视角,系统梳理慢阻肺病管理的科学路径。
一、诊疗协同:构建上下联动的精准诊疗网络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慢阻肺病管理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形成“筛查在社区、诊断在基层、转诊有通道”的分级诊疗模式。诊断环节严格遵循“五维评估法”,即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测(金标准)、影像学评估及动脉血气分析,确保早期精准识别病情。治疗方案坚持“个体化+规范化”原则,家庭医生团队联合上级医院呼吸专科,制定涵盖药物治疗、氧疗、康复训练及手术评估的综合方案,并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实现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控,切实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二、预防先行:多维度阻断危险因素的基层实践
(一)吸烟干预:打造“家庭-村居-医疗机构”三级戒烟网络
以家庭医生为核心,提供尼古丁替代疗法、心理咨询等个性化戒烟支持;联合村居开展“无烟家庭”创建活动,通过宣传栏、短视频等形式普及吸烟危害;对接上级疾控部门,引入专业戒烟门诊资源,形成闭环干预链条。
(二)环境治理:编织职业与生活环境防护网
针对职业暴露人群,联合企业建立“岗前筛查-岗中防护-岗后随访”机制,推广防尘口罩、通风设备等防护措施;在村居层面,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加装油烟净化装置,雾霾天气发布预警并指导居民佩戴N95口罩、减少外出,从源头降低室内外空气污染暴露风险。
(三)免疫屏障:筑牢感染防控基层防线
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40岁以上人群及COPD患者建立疫苗接种档案,定期推送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提醒;联合村卫生室开展“敲门行动”,为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接种服务,2024年辖区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率达82%,较往年提升20个百分点。
三、筛查筑基:靶向高危人群的网格化管理
聚焦“四类重点人群”(长期吸烟者、职业暴露者、家族史人群、40岁以上居民),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网格化筛查台账。采用“问卷初筛+肺功能检测”两步法,每年开展至少1次免费筛查,对筛查异常者立即纳入健康管理,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控制”。2024年筛查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早期患者检出率达65%。
四、干预落地:全周期健康管理的基层创新
(一)医疗干预:构建“药物+康复”双轮驱动模式
药物治疗严格遵循GOLD指南,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指导吸入剂规范使用;康复治疗融入村居,制定居家运动处方,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增加120米,急性加重次数下降28%。
(二)生活方式:打造健康促进体系
组建由全科医生、公卫医师、护理构成的家医团队,为患者制定“一人一策”:饮食方面,强调高蛋白、高纤维、低盐方案;运动方面,推荐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心理干预通过同伴支持、呼吸训练等缓解焦虑情绪,患者生活质量较前改善。
五、应急保障:夯实家庭急救的基层防线
(一)风险识别:制定“五早”预警清单
明确急性加重“五大信号”(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增多、黄绿痰、用药频次增加、焦虑疲劳),通过图文手册、短视频等形式开展家庭培训,确保每位患者家属掌握早期识别要点。
(二)急救体系:构建“三阶响应”机制
一级响应:家庭层面配备急救包(含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掌握正确吸入方法及体位调整(身体前倾坐位);二级响应:家庭医生24小时在院指导,评估氧疗参数;三级响应:与120急救中心建立绿色通道,制定“三清楚”应急卡(病情信息、用药史、紧急联系人),缩短急救响应时间30%。
(三)能力建设:开展“沉浸式”急救演练
每季度组织居民参与COPD急性加重模拟演练,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吸氧设备使用等技能,2024年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家庭急救知识知晓率从45%提升至89%。
六、总结:以基层强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慢阻肺病管理的核心在于“关口前移、资源下沉、多方协同”。我院通过整合医疗、预防、康复、应急等资源,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参与、医防融合”的基层防控体系,实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转变。未来,需进一步强化“三基建设”——基层队伍能力、基础设备配置、基本制度保障,以更精准的服务、更高效的协同,助力慢阻肺病患者实现“呼吸自由”,为基层慢性病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
让我们以资源下沉筑牢健康基石,以协同聚力守护呼吸健康,共同谱写基层慢性病防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