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夏张镇卫生院在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评-管”一体化防治模式构建与实践
作者: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卫生院     阅读: 21 次     来源:基层卫生人才工作委员会
咸爱平  毕峰  吴修程  张立斌  高伟丽  万莹

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卫生院


      夏张镇卫生院探索依托中小学学生体检平台实施脊柱侧弯三级防治路径的可行性。2024年选取夏张镇5所中小学共2426名学生,通过"体检嵌入筛查→卫生院风险评估→家校联动干预"流程,构建“筛查-评估-干预-管理”四阶路径,以乡镇卫生院康复医师、治疗师为主导,采用体态评估诊断挂图、脊柱侧弯测量尺等低成本工具筛查,对阳性者实施简化德国施罗斯脊柱侧弯训练及行为矫正。筛查覆盖率96.7%,阳性率10.1%(245/2426),高危转诊率2.02%(49/2426)。干预4个月后,85.6%姿势不良学生体态改善,轻症组ATR角下降≥2°者占67.4%,腰背痛发生率下降41.2%,姿态评分改善率67.5%。该模式实现防治关口前移,人均成本低,康复治疗干预可有效支撑基层脊柱健康防治与管理,为基层脊柱健康管理提供实践范本。
      据《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地区筛查率仅为城市的28.7%(中国学校卫生,2022)。《中国青少年脊柱健康白皮书》统计,乡镇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知晓率不足20%(2022)。2023年国家卫健委将脊柱弯曲异常纳入《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但乡镇卫生院普遍面临筛查能力弱、干预手段缺、随访体系碎三重困境。夏张镇卫生院康复理疗科,构建以康复治疗师为核心、依托学生体检为平台的闭环防治路径,以康复治疗的非侵入性、低成本、易推广 特性,成为破解基层防治瓶颈的关键突破口,探索解决"筛而不管、转而不续"的基层痛点,完善"筛-评-管"一体化防治模式。
       一、 研究对象
      人群:夏张镇第十中学、夏张镇中心小学、王士店小学、故县店小学、大西牛小学全体学生;
      排除标准:先天性脊柱畸形、外伤史、神经肌肉疾病;
      二、三级防治路径设计

      转诊标准:ATR≥7° 或 体态偏移量≥4厘米 → 转诊县级医院 → 建立双向反馈机制;
       三、 具体实施步骤
     (一) 一级筛查(体检嵌入)
      工具创新:体态评估诊断挂图:观察双肩、双髋是否等高;脊柱测量尺:测量ATR角;前屈试验:观察剃刀背;阳性标准:ATR≥5° 或 双侧肩/髋落差>1cm;简便快速筛查法,助力学校体检快速筛查,方便快捷。

 (二)二级评估(卫生院主导)

      注:脊柱侧弯诊断的金标准是全脊柱站立位X线片检查,测量Cobb角来判断侧弯程,当Cobb角≥10°且伴有椎体旋转即可确诊,有些学生通过前屈,躯干回旋实验ATR角变为5°以内,即为假阳性,筛查时注意甄别判断。
     (三)三级干预(康复理疗核心)

  分型干预策略:


  
      ①核心稳定性训练: 平板支撑(及变式)、鸟狗式、桥式等基础核心力量训练。
      ②姿势教育与行为矫正: 制作图文并茂的宣教材料(坐姿、站姿、睡姿、书包选择与背负方法、课桌椅调整)
      ③简化施罗斯训练方案:每日训练流程1. 呼吸控制(凹侧扩张):3min;2.脊柱活力操:猫式旋转(胸椎矫正)5×3组、侧卧抬腿(腰椎代偿) 8×2组;3.姿势镜像训练:2min/次;
    (四) 特色技术落地
      1、中医针灸技术2、中医正脊技术3、中医推拿技术4、家校协同“脊柱活力操”、“五禽戏”、“八段锦”5、“书包减负三部曲”:教室设共享课本柜(减少携带量)、推广前背式书包(卫生院联合企业制定)、设计脊柱保护背带(用弹力带改造)。
        四、筛查结果
     (一)筛查效能分析

   筛查效能分析


       典型案例:
      李某(女,13岁,ATR 6°),经3个月训练后ATR降至4°,X光示Cobb角无进展。
       五、讨论
    (一)模式创新价值:①卫生院不可替代性,体检资源转化:利用现有体检人力/场地,新增成本仅耗材费(人均1.5元);②技术降维应用:康复技术下沉,将复杂施罗斯疗法简化为"三动作一呼吸",治疗师主导避免"只筛不管"‘’适配基层接受度;③家校医三方联动模式:医院筛查、家庭监督、学校反馈。
    (二)基层实践启示:①筛查工具选择:脊柱侧弯测角尺与体态评估诊断挂图,满足初筛需求;②康复治疗师核心作用:风险评估避免过度转诊(节省医保支出),运动处方设计预防二次损伤:③可持续性关键:建立随访机制,定期回访、复查(1个月一次)、将脊柱操纳入课间活动(学校配合度↑32%),家庭监管机制(家长学生积极配合)。
    (三)局限与改进:①难点:基层不重视,家长参与率低;②对策:医校联动,积极开展脊柱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开设家长课堂;定期体检。
       六、结论
      本模式验证乡镇卫生院可操作性与防治一体:① 筛查工具低成本化(体态评估诊断挂图+脊柱侧弯测量尺);② 风险评估精准化(根据结果分类诊治);③ 康复干预实用化(姿势矫正+脊柱活力操+施罗斯训练+核心力量训练)
      以上为夏张镇卫生院基层防治一体化实践,此模式可有效构建基层对于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治网络,做好早筛查、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建立“筛-评-管”一体化防治模式以及三级防治路径,守护青少年脊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