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大众心脏健康科普体系建设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阅读: 18 次     来源:基层卫生人才工作委员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健


       摘要: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3.3亿,心血管疾病防疗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让大众获得科学的心血管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刘健教授带领团队长期坚持公益科普,科普内容坚持科学性和全面性,构建以多维度融媒体为传播方式的心脏健康立体科普宣传体系。
该科普宣传体系影响广泛,宣教成效显著,社会认可度高,在心血管科普领域处于头部地位,引领并带动了全国该领域的后续科普作品创作。
       一、背景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3.3亿,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致死病因。
       近年来,大众对心脏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科普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但是,如今获取资讯的渠道较为单一,而且内容往往知识壁垒高筑,有些内容质量低劣,缺乏科学性。亟需能够打破医患之间知识壁垒,以提高大众心血管病健康素养为目的,创作具备科学性、严谨性、趣味性的心脏科普知识作品。
      作为北大医学的主任医师,刘健医生31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地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已经为超过20,000名患者进行了冠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经常在手术日的凌晨才能结束手术。作为北大医学的教授,他还承担着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基础和临床课题。作为北大医学的老师,他先后培养了十几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在临床工作中,刘健教授发现,患者的很多疑问都具有共性,而临床医生却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详细解释。于是,他带领团队于2018年开始进行系列科普,多年来,运用多维度融媒体传播方式构建大众心脏健康立体科普宣传体系。



  刘健教授在介入手术中

      二、实施

     (一)主创团队保证内容科学性。本科普宣传体系主创团队由北大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在职医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团队构成,同时有北大医学部药学专业教职工共同参与,主要从事专业为心内介入、心外手术、药物指导等,包含心脏疾病的重要分支,冠心病、电生理等。刘健教授亲自参与所有创造内容的立题,指导方向和审阅修改的工作,以及独自完成超过5300小时的录音,所有短视频内容的录制。

     (二)科普内容满足全人群需求。创作的科普内容覆盖全年龄人群,同时也覆盖心脏疾病全程,包括预防、症状、诊断、治疗、康复等内容,为健康、亚健康人群和患者群体给予全面的科学指导。内容选题创新,以人为本,与大众息息相关,与疾病环环相扣,不仅及时捕捉医疗热点,直击健康谣言,同时也能给予人性化的行动建议,还包括医学历史、人文关怀等内容。



刘健教授七本科普著作


     (三)科普形式多维度立体覆盖。本科普宣传体系在科普传播形式上做了大胆而有益的创新,在国内心脏科普领域率先推出了亲自录音的有声科普内容,原创的心脏科普漫画,顺应时代需求的科普短视频,并由此衍生出科普书籍、在传统和新媒体开设栏目、组织患者见面会等覆盖线上和线下多种新旧媒体的科普矩阵,构建了以“刘健医生说心脏”微信公众号及其衍生科普作品为基础的心血管健康科普教育体系。

       三、成效
      截至2025年5月10日,“刘健医生说心脏”微信公众号共推送了1056篇原创科普文章,每篇文章除了图文之外,还有刘健教授的录音讲解,在过去6年中,刘健教授的录音时长已经累积超过5300分钟。录制了202个原创科普短视频,创作了112期科普漫画故事,总共获得超过250万人次的浏览量。
       在这些科普内容的支撑下,刘健教授及其团队精选相关疾病内容,编撰、整理成书,先后出版了七本科普书籍,包括分别获得2021年和2022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图文类优秀作品的科普书籍《谈“心”——关于心脏的医学、健康与生活方式》和科普漫画书籍《拯救心脏》,最新出版了《拯救心脏2》,还有《心之所向》系列心脏科普图书之冠心病册,关于心脏支架的科普专著《你好,心脏支架》,医学人文译作《治愈的承诺:人类医学简史》,以及心脏科普音频书《心声》。

       刘健教授还积极参与线上和线下多种科普栏目的宣传,不仅有手机客户端、网络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形式,还有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形式,务求打造全方位的心脏科普宣传模式,方便大众选择自己便利的渠道获取科普知识,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新旧媒体相融合的全方位心脏科普矩阵。通过“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好医生、新华社音频专栏等新媒体转载,收获了近1600万人次的浏览量。参与央视频关于“失眠可能诱发心梗?”获得超过1.1亿人次的微博转发热议。2024年3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平台“云听云医”栏目开设的《刘建医生的心脏健康课》上线6个月播放量已突破100万,目前累计收听量已将近180万。2024年9月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开展为期8课时的公开课《给青年人的心脏健康课》,受到学生广泛关注。



 ↑ 刘健教授受河北图书馆邀请参与冀图讲坛分享科普


      “刘健医生说心脏”团队还举办和参加了多场与科普宣传活动,将科学、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心血管健康知识传播给大众,提高了大众的健康意识,践行了健康中国的强国战略。

       在开展科普工作的近7年中,本科普宣传体系先后获得了包括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北京医学科技奖“医学科普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白求恩精神践行者、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等30多项奖项。
       四、思考
      刘健教授不仅仅专注耕耘在心脏科普宣传领域,同时也积极带动同行医生共同践行心脏健康科普宣传。仅仅依靠技术和药物来治疗患者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冰冷的,医学科普需要将医学和人文紧密结合,医学科普是需要温度的;医学科普要坚持科学性,给予公众“靠谱”的知识;医学科普要融入“融媒体时代”,具有趣味性和可及性;医学科普需要坚持公益性,也要探寻它的发展之路。

      我们呼吁国家给予相关政策和支持,让更多的医生愿意做科普,乐于做科普,坚持做科普,科普宣传不仅能够帮助公众获得健康知识,更能让患者感受医学科普的温暖。



↑ 刘健教授受邀在首都科学讲堂进行科普分享